广东化肥减量出真招见实效
在惠州市惠阳区一荔枝园中,无人机正在开展喷药作业;在韶关市翁源县三华李树下,实效农户开始改施有机肥做底肥;在清远市清新区连片的广东水稻田里,侧深施肥机一边插秧一边施肥......
自去年6月广东省定下化肥减量目标,化肥各县区积极展开化肥减量田讲所直播培训工作。减量如今半年已过,实效看数据,广东14个示范县28场培训课目前已开展超过半数;比疗效,化肥施肥少了、减量土地肥了、实效产业旺了、广东口袋鼓了。化肥
“肥胖”问题由来已久
科学“减肥”势在必行
“减肥”方法千千万,现在又有新手段。早在2023年6月,为推进科学施肥、绿色发展,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广东省2023年化肥减量化工作方案》,提出大力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三新”集成配套落地。AG超玩会入口当前,全省大力推进的“三新”技术包含侧深施肥、无人机喷洒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腐植酸复合肥、有机肥、配方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等新产品,无人机、侧深施肥机等新机具。
广东“肥胖”问题由来已久,之所以开展化肥减量工作,与广东耕地质量息息相关。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耕地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9.6g/kg、全氮1.61g/kg、碱解氮148mg/kg、有效磷48.7mg/kg、速效钾121.3mg/kg、pH5.7,全省耕地土壤性状表现为中氮、富磷、缺钾、偏酸状态,这与广东农户用肥习惯有直接关系。
“过去种植户用肥多集中在铵态氮肥、硫酸盐等酸性肥料,且为了提高产量,施肥量或多或少都超过作物生长需求,长此以往直接加剧了土壤酸化和养分流失,也造成了浪费,化肥减量行动势在必行。”广东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首席专家、研究员徐培智在多场培训课反复强调。
徐培智在田头对当地种植户进行“三新”技术培训。
种植户接受培训,会后,多位种植户向授课嘉宾提问互动。
“三新”集成配套
成效显著产业兴旺
耕地保护、土壤质量提升、科学施肥是近年来广东农业发展的主旋律。从《广东省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到《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再到去年6月开展的化肥减量项目。化肥用少了,产业更旺了。
清远市清新区是“三新”配套升级版重点示范县,当地建设化肥减量配方肥示范面积26910亩以上、水稻机械侧深施肥示范面积2000亩、氮肥定额示范区510亩、有机肥替代1000亩,目前已举办两场次直播培训课。清新区的优势蔬菜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里不可或缺的美味。
清新区新机具田间操作演示。
韶关市翁源县主张用配方肥替代单质肥、平衡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以及绿肥。2023年全县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约1.6万吨,化肥使用量比上年下降1%。同时,水旱轮作、种养循环农业等新模式也得到大发展。
翁源县田讲所直播课活动合影。
惠州市惠阳区在去年8月和11月开展了培训课,重点对无人机统配统施技术和侧深施肥技术进行推广,无人机统配统施重点在粮食作物和荔枝上,共计面积13500亩。在镇隆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项目的荔枝示范区,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化肥和化学农药施用量均减少10%以上,平均亩节本100元以上。荔枝优质品种“桂味”“妃子笑”也凭借高品质获得业内奖项。
惠阳区无人机统配统施技术培训。
汕尾市海丰县推进的水稻无人机施肥技术,示范田肥料用量减少16%,产量提高10%;在千亩甘薯基地推广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让当地甘薯产量提升,带动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丰县化肥减量直播培训课,嘉宾正在进行田间授课。
一组组数据无不展现化肥减量工作对于降本增效、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力。黄金柰李、荔枝、百香果、柑橘、水稻......在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的加持下,广东涌现出一批优质作物,其中不乏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惠农利农”“减肥增效”“提质增收”成为化肥减量工作背后的关键词和主旋律,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一线用户反响好
广式“减肥”越减越富
广式“减肥”是数字游戏还是有真疗效?一线“三新”技术使用者最有话语权。
清远市清新区芳香硒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21年开始推广侧深施肥技术。合作社社长赖锦添介绍,刚开始推广侧深施肥机时,农户听说“减少施肥同时增加产量”,都觉得“哪有这种好事?”。后来通过示范种植,农户看到效果纷纷尝试。随后,合作社的农户2022年自己掏钱买了10多台插秧机尝试侧深施肥,隔年又买了20多台机器,带动周边80%农户使用侧深施肥技术。
在乐昌市九峰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黄金柰李”是拉动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物,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矿源生物有机肥的应用下,黄金柰李种植户蓝为雄感触颇深,“我种的1千多亩柰李,这几年一直用矿源生物有机肥,眼看着土壤质量、果子品质一年比一年好,收入节节高,心里很高兴。”
茂名市茂南区伟成种养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共1200亩,前两年,开始转施21-8-18水稻专用配方肥。负责人郑燕伟算了一笔账,“每亩施用水稻专用配方肥90斤,施肥成本和以前相差无几,但一年亩产增加了300-350斤。”
肇庆市广宁县来好种养合作社也开始使用侧深施肥机、同时配合推广无人机+富锌叶面肥等新机具和新产品。社长陈作杏介绍,几年来通过施用富锌肥料,合作社种的黄金百香果品质高、果形好、卖价高;水稻利用侧深施肥机同步进行插秧施肥,一亩地仅肥料就少施20斤,节省成本36元,亩产也稳定在900斤以上。
广宁县来好种养专业合作社社长陈作杏。
尽管反响好、效果佳,但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落地到田头时,依旧有“最后一公里”要走:一些新产品诸如有机肥只能替代部分化肥,这意味着农户要买和施用两种肥;面积小或位置偏僻的田块,新机具的使用难度大、效果不佳;缓控释肥不能立刻见效,农户担心后期产量上不来。
“归根到底,是要扭转农户旧观念。”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冬娴认为,走好“最后一公里”,需要更定制化、精细化的模式,通过农户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农技工作人员,以“试验示范+技术指导”的方式,改变农户旧的用肥习惯。当然,随着新农人越来越多,意识上的难题会越来越容易解决,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也将不远。
广东省劳动模范、种植专业户陈柏威分享“三新”技术使用感受。
新会区福田柑场技术负责人梁均鸿。
室内培训。
【作者】王志敏 赵飘飘
【统筹】李晓芬 章四平 黄丽豪
【来源】南方农村报
-
税收征管法(修订稿)今起公开征求意见 这些与你有关→一座小岛、一封侨批、一张义券……揭开广东华侨的家国往事九部门:截至11月15日 银行累计与企业和项目签订贷款合同近4000亿元60款清远西牛麻竹笋产物齐上架!天水麻辣烫“新同伙”与市夷易近碰头梅州海关会同梅州海关缉私分局睁开侵略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普法张扬行动“国家队”再添新兵!广州四大经开区错位发展、各展所长留意绕行!汕梅高速程江关键至畲江关键路段实施交通操作新会区“土特产”喜迎歉收年!绘就“百万万工程”引领下财富复原新画卷梅州一企业落选!2024年度广东农安信誉4A级破费主体名单出炉九部门:截至11月15日 银行累计与企业和项目签订贷款合同近4000亿元
- ·一码溯源!药品追溯码如何让每盒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 ·往来港澳更方便了!“一签多行”“一周一行”将在深圳、珠海、横琴实施
- ·金柚正值果实膨大期!省柑橘橙柚特色农业天气效率中间揭示:增强灾后规画 最大限度削减损失
- ·秋冬进补,提“枣”动身!用三师红枣开启苦涩滋补之旅|疆味攻略④
- ·海关总署:暂停6家美国涉事企业产品输华资质
- ·全文丨《天下智慧农业行动妄想(2024—2028年)》
- ·10月份我国民航运输市场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 ·省(粤东片区)体育财富树模基地漫谈会在梅举行,梅州体育企业作招商推介
- ·微刷新,大提升!兴华高速横陂效率区换新颜
- ·秋冬进补,提“枣”动身!用三师红枣开启苦涩滋补之旅|疆味攻略④
- ·梅州退役军人事件员职业本领角逐举行
- ·未来一周受频繁冷空气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无明显霾天气
- ·市福彩中间睁开春节前清静破费魔难
- ·东部战区:对美机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有效应对处置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
- ·亲水平台估量淹浸1.3米摆布!梅江、韩江泛起洪峰水位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 ·南开大学发文悼念叶嘉莹:她为文明互鉴作出独特巨大贡献
- ·“国家队”再添新兵!广州四大经开区错位发展、各展所长
- ·300年以前了,TA还苦涩如初|广西“融安金桔”上市在即
- ·多元化科技帮扶茶叶种植,驻银江村落子科技特派员团队助力“百万万工程”
- ·今日起至10月尾,全省将机关睁开夏春天爱国卫生行动!
- ·真乡、房车生涯家联手开出首趟广东乡游房车
- ·相助减轻!天下饲料产量连降9个月!海大、大北农、新愿望、旺大、广垦、绿瘦弱等11家广州饲料企业这样做
- ·苏区住房公积金“融湾”!深圳、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五市住房公积金协同睁开相助协议签定
- ·金柚正值果实膨大期!省柑橘橙柚特色农业天气效率中间揭示:增强灾后规画 最大限度削减损失